HE LAN SHAN WANG PING
非凡的历程彪炳史册,辉煌的伟业光耀千秋。从新中国成立之初的满目萧条、百废待兴,到新时代以来的自信自强、欣欣向荣,75年间,神州大地沧桑巨变、换了人间,我们伟大祖国的面貌、伟大人民的面貌、中华民族的面貌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。75年来的曲折和胜利、付出和收获,无论是在中华民族历史上,还是在世界历史上,都是一部感天动地的奋斗史诗,铸就了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壮丽丰碑。(9月27日光明网)
2024年1月1日晨,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隆重的升国旗仪式。新华社
75年筚路蓝缕,75年披荆斩棘。75年前,五星红旗冉冉升起在天安门广场;75年后,自信从容的中国巍然屹立于世界东方。75年来,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历经风雨洗礼、走过峥嵘岁月,在接续奋斗中创造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、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、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,实现了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,绘就了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。从物资匮乏到拥有全球最完整的工业体系,从落后农业国跃升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,从温饱不足到小康富裕,作为现代化的后来者,我们仅仅用几十年时间就追赶上来,走完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工业化历程,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、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,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。
2024年5月25日,在新疆阿拉山口站宽准轨编组场,出入境中欧班列集结等待出发。新华社
一路披荆斩棘,一路破浪前行。谈及新中国成立初期,建设现代化的艰难,习近平总书记曾感慨:“当时,我国一穷二白,连日用的煤油、火柴、铁钉都称为洋油、洋火、洋钉。”75年砥砺奋进,75年沧桑巨变,从贫穷落后的农业国发展为世界第一大工业国、第一大货物贸易国、第一大外汇储备国,综合国力持续跃升;从连铁钉和火柴都需要进口到“神舟”飞天、“北斗”组网、“祝融”探火,内生动力更加强劲;从温饱不足到打赢脱贫攻坚战、中华大地实现全面小康,人民生活愈发幸福……中国人民创造了世所罕见的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。铺展中国发展的画卷,太空遨游、智能迭代、长桥飞渡、巨轮启航,到处都是日新月异的创造。今天的中国,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、第一大工业国、第一大货物贸易国、第一大外汇储备国,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26万亿元,对世界经济增长平均贡献率超过30%,粮食生产实现“十九连丰”,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超过66%。
2024年5月30日拍摄的河南省郑州东站附近纵横交错的高铁线路。新华社
走过千山万水,仍要跋山涉水。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是一项前无古人的开创性事业,必然会遇到各种可以预料和难以预料的风险挑战、艰难险阻甚至惊涛骇浪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:“推进中国式现代化,必须坚持独立自主、自立自强,坚持把国家和民族发展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,坚持把我国发展进步的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。”回首新中国75年来走过的壮阔征程,享誉世界的中国制造、中国建造,震撼人心的中国故事、中国奇迹,正在推进的中国式现代化,不是天上掉下来的,也不是别人恩赐施舍的,而是我们党带领人民一起拼出来、干出来、奋斗出来的。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、民族复兴伟业,中国人民的前进动力更加强大、奋斗精神更加昂扬、必胜信念更加坚定,焕发出更为强烈的历史自觉和主动精神。14亿多中国人民紧密团结起来,就能汇聚起万众一心、无坚不摧的磅礴伟力,战胜前进路上的“拦路虎”“绊脚石”,跨越复兴途中的“娄山关”“腊子口”。
2024年9月28日,这是建成的云南华丽高速仁和特大桥。新华社
团结奋斗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最显著的精神标识。75年,在人类历史长河中,只是弹指一挥间,但对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而言,却是沧桑巨变、换了人间。显著的制度优势、雄厚的物质基础、丰富的人力资源、完整的产业体系、强大的科技实力、广阔的市场空间、强劲的发展韧性,共同推动“中国号”巨轮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赛道上阔步前行。展望中国发展前景,习近平总书记的话语充满自信:“中国式现代化有目标、有规划、有战略,一定会实现。我们将一步一个脚印扎扎实实向前推进。”新征程上,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,心往一处想、劲往一处使,伟大的中国人民创造了前无古人的发展成就,也必将开拓出更加光明的发展前景。(宁夏新闻网特约网评员 罗建华)